形态描述
形态 依据原始文献(云南屏边18雄,3雌)标本。
成体:雄蟾体长34—37(35.5)mm,雌蟾体长40—46(43)mm;头扁平,头宽略大于长;吻很短,突出于下唇;眼眶之间凹入;鼓膜清晰,圆形。舌梨形;有犁骨棱和犁骨齿。
臂长而细,第一指长于第二指;内掌突很大,外掌突很小。后肢长,前伸贴体时股部远端达肩部,胫跗关节达吻端;趾纤细,趾端膨大;趾侧无缘膜,趾间无蹼;无关节下瘤;外蹠突小。
背面皮肤光滑,体侧具小疣;背侧有细肤褶;有颞褶,从眼后鼓膜上方至颞部;上眼睑外缘具一个很小的疣;腹面皮肤光滑。
背面橄榄褐色,两眼间有一个三角形斑,其后肩上方具有“ ”形斑,或在躯干背面具“ ”,形斑;肛下方和跟部后方色深;股部背面有横纹;后肢内侧腹面及掌、蹠突浅红色。
正模标本量度,体长33.5mm,头长12.5mm,头宽12.5mm,后肢长52.5mm,胫长18mm。
第二性征:雄性有内声囊。
成体:雄蟾体长34—37(35.5)mm,雌蟾体长40—46(43)mm;头扁平,头宽略大于长;吻很短,突出于下唇;眼眶之间凹入;鼓膜清晰,圆形。舌梨形;有犁骨棱和犁骨齿。
臂长而细,第一指长于第二指;内掌突很大,外掌突很小。后肢长,前伸贴体时股部远端达肩部,胫跗关节达吻端;趾纤细,趾端膨大;趾侧无缘膜,趾间无蹼;无关节下瘤;外蹠突小。
背面皮肤光滑,体侧具小疣;背侧有细肤褶;有颞褶,从眼后鼓膜上方至颞部;上眼睑外缘具一个很小的疣;腹面皮肤光滑。
背面橄榄褐色,两眼间有一个三角形斑,其后肩上方具有“ ”形斑,或在躯干背面具“ ”,形斑;肛下方和跟部后方色深;股部背面有横纹;后肢内侧腹面及掌、蹠突浅红色。
正模标本量度,体长33.5mm,头长12.5mm,头宽12.5mm,后肢长52.5mm,胫长18mm。
第二性征:雄性有内声囊。
鉴别特征
鉴别特征 本种与张氏角蟾Megophrys zhangi相似,均具犁骨棱和犁骨齿。但本种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前达吻端;上眼睑外缘有1个很小的突起;趾间无蹼,趾侧无缘膜。
国内分布